杜絕“一思而行”(辣評)
一篇為女兒治病的求助帖,瞬間引爆朋友圈,眼淚與感動紛至沓來,“打賞”竟達百萬;然而不到一天,劇情極速反轉,關于炒作營銷的痛罵充斥屏幕。圍觀群眾的態(tài)度,像極了“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在虛虛實實的網絡世界中,前腳剛轉發(fā)、后腳就打假的現(xiàn)象已是層出不窮,“一思而行”甚至“不思就行”的人也是屢見不鮮。有些人一見到輻射、毒素、致癌的字眼,就立馬轉發(fā),還要添油加醋評論一番,至于有沒有科學依據,他沒有核實過;有些人偏信網絡大V,即便是信口開河、強詞奪理的言論,也如獲至寶,甚至“熱烈地鼓起掌來”,至于這掌該不該鼓,他也沒思考過。
魯迅先生曾講過一個笑話:假使有一個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不久準可以圍滿一堆人;假使又有一個人,無端大叫一聲,拔步便跑,大家一準都急著逃散。如此不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的圍觀現(xiàn)象,用在互聯(lián)網時代,十分普遍。
信息時代,海量的資訊、各異的觀點一股腦地出現(xiàn)。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考驗。利用網絡資源接受新事物、討論新觀點本是件好事,但如果缺乏起碼的思考,就很容易被假象牽著鼻子走。而圍觀群眾的“一哄而起”,正是那些吸引眼球的標題黨、妄言妄議的吸粉黨們,最希望看到的。
思考是一種能力,冷靜是一種態(tài)度。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現(xiàn)象,如果長此不假思索、盲目跟風、人云亦云,那自己的腦袋就會慢慢變得空空如也,遲早成了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耙凰级小薄耙缓宥稹钡奶澪覀円渤赃^不少,因此更應該吸取教訓,凡事多想一面、多深究一層,保持清醒,三思而行。(丁雅誦)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為說真話者撐腰(思想縱橫)
已是最后一篇
-
為說真話者撐腰(思想縱橫)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