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做直播
【我看融媒】
全民直播,從去年到今年的爆發(fā)我感覺蠻突然的。實際上,直播的出現已經不是新鮮的事情了。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再到出現映客、花椒之類的直播平臺,大家會覺得網絡直播現在特別火,但它是不是真正已經火到可以代表一個門類?類似于當年的門戶?,F在我們還沒有定論。
在我看來,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做直播,人們時間有限,直播仍大多呈現伴隨式觀看狀態(tài);社交功能能否成為主流,也有待于觀察,因為社交需要隱私保護。
現在,直播已從“野蠻生長”向優(yōu)質內容成長。希望在管理部門和媒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媒體內容+用戶內容”作為核心樣態(tài),場景內容能夠更加貼近生活,最終形成泛生活的直播體系。未來,直播要為不同受眾群提供多元選擇;多場景、強互動直播將是大趨勢,如現在各大視頻網站正在做的高清演唱會的網絡直播等,未來會有更強的互動性,會進一步成為主流,這是我對“3.0版”直播的期待。
網絡直播在技術上的突破,在媒體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這些東西對于整個行業(yè)發(fā)展來說非常重要。比如VR直播,再比如多機位直播,可以由用戶隨意切換,這些其實是我們八九年前的夢想,現在都已經實現了。能夠做到這些,這個行業(yè)已經功不可沒了。(作者系樂視視頻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 張曙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網絡直播更口語化 生活化
已是最后一篇
-
網絡直播更口語化 生活化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