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黃小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2日發(fā)表《中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新進展》白皮書,向世人展示了我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的扎實舉措及取得的顯著成效。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F(xiàn)代司法包含著理性、公正、文明以及尊重和維護人道尊嚴等要義,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得到遵循,成為人權保障的最堅實屏障。而我國司法實踐也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實現(xiàn)懲罰犯罪與保護人民、保障人權相統(tǒng)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具體司法實踐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也是我們黨和政府以及全體人民的堅定意志與不懈追求。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全力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根本目的在強化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十八屆四中全會描繪出全面依法治國的藍圖,明確提出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全面推進,我國司法領域的人權保障不斷邁上新臺階,司法公開大力推進,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jù)排除等法律原則,堅決糾正、努力防止冤假錯案。張輝、張高平案,念斌案,呼格吉勒圖案等一批冤假錯案得到依法糾正,反映司法改革的實效,標注著法治進步的刻度,增強了全社會的安全感,堅定了公民對法治的信仰。
我國的法治文明建設依然在路上。不斷改進和完善我國司法領域人權保障,仍將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讓司法者做到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不縱不枉,依法裁判;讓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犯的當事人不再求告無門,而是憑借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讓人民群眾通過透明、便民的渠道了解司法,積極參與司法……我國將堅持立足國情,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斷提升人權司法保障水平,筑牢保障人權的司法長城,讓每個公民都能感受到公平的護佑、正義的陽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優(yōu)秀的文學批評是創(chuàng)造性的
已是最后一篇
-
優(yōu)秀的文學批評是創(chuàng)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