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共享經濟不僅是在構建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而且還在根本性地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當“互聯(lián)網+”的浪潮席卷而來,共享經濟在潛移默化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經濟模式被寄予了社會財富增長的希望。
風來了,但風口之上刮起機遇的時候,問題也會飄浮。比如,近日有媒體報道,上海出現(xiàn)了分享出行的“摩拜單車”網絡線下服務,只要下載一個APP,就能通過GPS定位找到身邊最近的那輛“摩拜單車”,然后掃一下車上的二維碼,花1元錢可以騎行半個小時,用完之后只要放在街頭,會有下一個用戶通過APP來尋找、使用。但是在受到熱捧的時候,“摩拜單車”也遭遇了一些尷尬事:有的用戶把自行車放到了自家的小區(qū)過道里,有的鎖進了自己的辦公室,有的放到人跡罕至的草叢中,故意讓下一個用戶找不到以方便自己上下班時繼續(xù)騎,還有的更惡劣,直接破壞二維碼讓別人無碼可掃,甚至有的車已經被運到了昆山花橋,很有可能是被偷盜了……
這讓盯著共享經濟風口的許多人一時茫然——如果參與共享經濟的個體這般自私,那么社會整體就共享不到有價值的東西,共享經濟的模式也會無法繼續(xù)下去。這是共享經濟模式的錯,還是共享經濟只負責解決經濟的問題,而不解決共享時的麻煩?
共享經濟雖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tài),但共享并不新鮮。從古至今,人類社會對于共享并不陌生。筆者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稻谷成熟的農忙時節(jié),各家各戶相互搭手,今天你家明天我家,收割的效率大幅提高,這就是勞動力分享。受限于條件不足,分享以前只能在小范圍內進行,不可能成為一種經濟形態(tài)。如今,技術革新讓信息對稱,盤活了閑置資源,使得共享具備了成為經濟形態(tài)的條件。
但是,即便成了一種經濟形態(tài),共享的本質不能丟失。說到底,過去熟人間的共享是基于禮尚往來的人情,產生人情的基礎則是相互信任。而這種彼此的信任放置在社會層面,便是以信用體系為核心的社會公德,比如利人利己的公德、遵守規(guī)則與秩序的公德。
因為社會公德的存在,且能夠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指引,于是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關系便建立了,共享才能沖破各種壁壘,沖破現(xiàn)實中的壟斷,沖破人們腦海中的禁區(qū),成為社會各方自覺規(guī)范的商業(yè)行為,成為陌生個體之間無芥蒂之心的經濟行為。
我們可以搭陌生人的車,可以請陌生人住到家里,可以去陌生人家里吃飯……我們開始相信形形色色的陌生人,邀請他們進入自己的生活。從這個角度而言,共享經濟不僅是在構建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而且還在根本性地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只是,我們多數(shù)時候只看到了它作為經濟形態(tài)的一面,卻忽略了它作為人際關系重構屬性的基礎,即一個社會良性運轉的基石——信任、規(guī)則與秩序。
人類有分享的需要,互聯(lián)網又讓分享變得輕松高效。當共享經濟被社會與資本追捧,且不斷復制到各行各業(yè)時,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當我們追逐新的社會發(fā)展機遇時,是否回頭留意過社會發(fā)展的基石牢固與否,社會公德之上的規(guī)則與秩序是否還在良性運轉?如果沒有共同遵守的公德,哪來共享的經濟? (馬想斌)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吃飯穿衣當有禮儀之敬
已是最后一篇
-
吃飯穿衣當有禮儀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