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農業(yè)近幾年很流行。借助溝通手段的升級,供需雙方的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訂單,基本實現了農產品的以需定產。
對于經銷商來說,既不再受田間地頭挨家挨戶收購的苦,也不用擔心多家經銷商搶貨帶來的農產品貨源不足。而對于農民來說,訂單量即產量、訂單價即收入,既不擔心種了賣不出去,更不擔心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波動。
不過,優(yōu)勢如此明顯的訂單農業(yè),卻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出現了問題,具體表現就是部分農民的失信違約。這一次,商家反倒成了弱勢群體:談好的價格收不上來貨,打官司維權遭遇執(zhí)行難。
其實這些失信農民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辛辛苦苦種的農產品,能多賣一分是一分,“都是人之常情”。在他們眼里,當初簽訂的合同價低,就是經銷商占了自己的便宜。但他們沒有考慮到,訂單價讓自己得以抵御價格波動的風險,相應的風險則由經銷商代為承擔。
近年來,我國多地出現“豬周期”“殺牛倒奶”等現象,行情好時一擁而上,行情差了卸磨殺驢。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農業(yè)生產缺乏規(guī)劃,且農業(yè)生產的滯后性更是加劇了此類現象。
現在,本可以解決農業(yè)生產規(guī)劃性不足問題的訂單農業(yè),卻由于部分農民的失信,走進死胡同,實在可惜。經銷商失去了參與的積極性不說,那些占了小便宜的部分農戶,在未來面臨價格波動的時候,也失去了所有保護。云南瑪咖從每斤120元跌到1元,就是此類事件的鮮活注腳。
一時一地的挫折不該成為放棄的原因,但總結教訓,該如何讓農民生產受到保護而訂單農業(yè)更有效地發(fā)展下去呢?
當前一些地方實施的保護價措施或許是一種緩沖之策。通過實施保護價,讓參與農民不再受到價格過山車的沖擊,而長期形成的合作關系,則可能成為訂單農業(yè)的信用基礎。此外,正如專家所言,最關鍵的則應是在農村建立完善征信體系,讓失信者有所戒懼,讓守信者不再受傷,讓農村經濟運行在嚴守契約的軌道上。(白之羽)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訂單農業(yè) 離不開征信這道護身符(樣本)
已是最后一篇
-
訂單農業(yè) 離不開征信這道護身符(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