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有三十幾所中小學都更了名,如“北京市萬壽寺中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萬壽寺小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回龍觀二小”更名為“北京農學院附屬小學”,更名之后的共性在于,都與大學沾了邊兒。而之所以有如此變化,是源于北京市一項創(chuàng)新之舉——高校創(chuàng)辦附中附小。 2014年6月該項目啟動以來,中國農業(yè)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分別與北京市海淀區(qū)等4個區(qū)縣教委簽署合作協(xié)議,共建設39所附中附小。其中,加強建設已有的附中附小14所,以高校名義創(chuàng)辦附中附小25所,惠及近5萬名中小學生。 為什么高校要與中小學“結對子”?高校的資源輸入能對基礎教育的水平提升起到理想的效果嗎?這樣的舉措能真正實現(xiàn)抬高底部,促進教育均衡的美好初衷嗎? 根據(jù)記者的觀察,北京市推出高校創(chuàng)辦附中附小項目,是在提升薄弱校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均衡,讓百姓家門口就有好學校,讓每一所學校都是好學校,從而從根本上破解“擇校熱”,促進教育公平的舉措。我們看到,項目所選擇的中小學絕大多數(shù)都為教育資源相對薄弱校,與大學“結對子”,就是希望能為這些相對薄弱校提供一個強大的外力,讓他們借助大學在教學理念、師資隊伍,以及特色資源等方面的優(yōu)勢,補齊短板、提升品質,縮小與相對優(yōu)質校之間的差距。 當然,這樣的舉措初衷雖好,但在成效上也難免引發(fā)質疑:提升教育質量非一日之功,借助大學的外力,中小學就一定能夠辦得更好嗎? 記者觀察到,在已實施的實質性舉措中,高校并沒有“盲目發(fā)力”,而是集中力量,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比如北京農學院就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按年級分階段地為小學開發(fā)實用有效的校本課程,在一、二年級開設“園藝植物識別”“插花”等課程;三至四年級開發(fā)“植物種植”“動物醫(yī)學”等校本課程;五至六年級開發(fā)“食品安全”研究性學習課程。北外為附中附小推出了外語特色課程模塊,不但根據(jù)學生年齡和英語學習的要求研發(fā)不同課程,還為高年級的中學生提供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作為選修課。這樣做,或許無法在短時期內全方位提升水平,但一定會在較短時間內打造并形成學校的特色,實現(xiàn)“有所長”,從而通過特色帶動質量。 我們常講,教育要尊重個性,因材施教,我們也常常抱怨,許多孩子直到上了大學都還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與特長所在。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中小學都有自己的特色,美術、音樂、外語、體育,讓孩子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有機會在全面發(fā)展之余,在某一領域深入涉獵,這將是教育的一大進步。還有,以往大學老師常抱怨,“生源質量不佳是基礎教育出了問題。”如今,讓大學教師能提前介入教育鏈條的前端,也一定會對整個教育鏈條的良性發(fā)展帶來幫助。 當然,好事做好還需系統(tǒng)推進,如何在“結對子”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高校的主動性,還需教育主管部門認認真真想辦法。期待在大學外力的驅動下,能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辦出特色、提升水平,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幸福享受“教育的起點”。(記者 趙婀娜)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傳統(tǒng)村落 如何與我們共守鄉(xiāng)愁
已是最后一篇
-
傳統(tǒng)村落 如何與我們共守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