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偶遇官員撿垃圾,后者被贊親民,上周,這樣一條有策劃嫌疑的新聞遭遇網友的無情圍觀與質疑。過去不乏類似的新聞,總有那么一些路人甲會充當新聞當事人,他們發(fā)現(xiàn)官員的“先進事跡”,繼而通過新媒體平臺發(fā)布消息,官方及時捕獲繼而放大。這樣的新聞一經曝光往往會受到質疑,相對它實現(xiàn)的效果,官方所承受的壓力恐怕要大一些。 官員是被冤枉,還是正如外界試圖揭穿的那樣,親民之舉是策劃出來的,事實層面很難有確切結論。不過,可以從經驗角度來做一些分析。政經領域的傳播方式早已形成傳統(tǒng),一個官員尤其是地方一把手,他的工作無疑受到地方黨媒的重點關注,如果沒有及時報道,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媒體失職。目前各地都在沿襲這種傳播方式,基本可以排除媒體失職的可能,問題的關鍵是,傳統(tǒng)媒體的弱點顯而易見,其報道和事件發(fā)生存在較長的時間間隔,而網友因為在新聞現(xiàn)場,一旦將所見所聞通過新媒體發(fā)布,其傳播優(yōu)勢就很明顯。因此,像網友偶遇官員撿垃圾這類新聞,一種可能是,它是新媒體背景下的一個產物。 當然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即如很多網友所質疑的那樣,整個事件是策劃出來的,通過“虛構”一個新聞當事人,并使用新媒體來傳播這樣一次偶遇,達到親民的效果。考慮到當下政經領域報道傳統(tǒng)依舊在延續(xù),可以從以下細節(jié)來確定事實真?zhèn)?,那就是,看地方黨媒是否對官員這一行為做出了報道,按照目前的報道傳統(tǒng),無論有沒有網友偶遇,地方黨媒勢必都會按部就班做出報道。如果沒有報道,很可能意味著當?shù)貙鹘y(tǒng)報道方式的一次舍棄,新媒體受到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個新聞當事人當然值得懷疑。 民間總是會對官員撿垃圾這類新聞發(fā)出質疑,這是因為,盡管網絡發(fā)展日新月異,但政經領域的傳播方式以及官員的行為模式依舊沒變,人們習慣于嚴肅、呆板的政經新聞,至于官員的親民表現(xiàn),恐怕也偏離了民眾的預期。雙方相互強化對方的固有認知,如此一來,網友形形色色的偶遇,只會被解讀為一條用第三人稱講述的政經新聞,民間習慣性地表現(xiàn)出錯愕甚至質疑,不僅不適應,甚至還會反感這種現(xiàn)象,無論它真的是一次偶遇,還是一次人為制造的作秀。 如果官員普遍不夠親民,那么新媒體在塑造官員親民形象方面的作用就很有限,這是因為,無論何種媒體形態(tài),它們都只負責傳播,卻不會負責制造。傳播過程會失真,但技術正在彌補這種缺陷,尤其是新媒體,它們會拉近彼此的距離,單純依靠傳播來塑造形象,容易露出破綻。而目前的網絡輿論生態(tài)的批判偏好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包裝無疑是一項極具風險的工作。(何小手)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次品課桌 見證“次品”采購
已是最后一篇
-
次品課桌 見證“次品”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