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王海文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沉甸甸的“南丁格爾”獎章,成為人民海軍第2位此獎得主。 王海文是誰?她又有怎樣的故事? 24年,56個海島、120多個哨所、70多個村莊,巡診送藥300余次,累計航程10萬公里,先后參加抗擊非典、亞丁灣護航、“和諧使命”等12次重大衛(wèi)勤保障任務。寥寥幾組數(shù)字,濃縮了王海文的青春時光,也成為她工作的剪影。 (視頻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1.兒時夢想作“海燕”,長大走上“扎根海島、奉獻海軍”追夢路
2013年7月12日,413醫(yī)院舉行新護士授帽儀式,王海文帶領新護士,面對“南丁格爾”像莊嚴宣誓。(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履行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人道主義護士天職,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每一位病人……” 2.對工作:做敢拼的先鋒戰(zhàn)士,任何一件小事都認真到極致
王海文為舟山市雙擁模范孫芬年老人體檢送藥。(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從事護理工作以來,王海文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職業(yè)的無限熱愛,從婦產科、門診部、傳染科,再到麻醉科,每一個崗位,她都要做到最好。為了掌握系統(tǒng)的護理理論和嫻熟的操作技藝,她在解放軍第二軍醫(yī)大學護理系本科班學習期間,積極刻苦、認真鉆研,以全優(yōu)的成績順利畢業(yè)。畢業(yè)后,王海文愈加重視知識積累和更新,只要一有時間,她就一頭扎進圖書館,潛心鉆研護理醫(yī)學專業(yè)理論,先后撰寫了《遠航編隊救護所護理工作探討》、《“和諧使命-2010”醫(yī)院船手術室護理工作探討》等20余篇護理學術文章。 2007年7月,由于表現(xiàn)出色,組織安排王海文進入護理操作最嚴、責任最大的手術室擔任護士長。 “2010和諧使命”任務期間,王海文被任命為手術室護士長。為了保證手術室清潔無菌,王海文經常加班加點帶領大家進行清潔、消毒工作。每天手術前,她都會認真組織大家對手術室進行徹底清掃、除塵,每一型裝備、每一件儀器甚至每一扇門、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 3.對患者:親情摯愛“內服” 三個藥箱“外用”
2013年7月18日,王海文來到某海島,為駐島三軍送醫(yī)送藥。(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不管什么樣的病人,無論來自何方,在王海文心目中只有一個信念:“病人把生命交給你,你就得對他們負責,待病人如同自己的親人?!彼坏@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面對風浪里嘔吐不止的官兵,她像姐姐一樣關心體貼;面對病床上不能活動的老人,她像女兒一樣貼心照料;面對治療中緊張害怕的小孩,她像媽媽一樣細心安撫。 一名年輕的戰(zhàn)士患上頑固性便秘,聽說要當著女同志的面從隱私部位插管,這名不足20歲的小戰(zhàn)士連連搖頭?!昂⒆?,你就把我當做自己的媽媽,別緊張?!笨粗踝o士長和藹可親的笑容,小戰(zhàn)士放松下來。灌腸治療后,看到已是滿頭大汗的護士長,小戰(zhàn)士紅著臉不知說什么好??祻秃?,這名小戰(zhàn)士悄悄塞給王海文一個紙條,上面寫著:“謝謝您,王媽媽!” 2012年12月11日,413醫(yī)院燒傷科收治了一位被燒傷的農民工子女嚴婷婷。經診斷,婷婷腿部屬三度燒傷,其余部位大多二度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到20%,需要進行三次手術。婷婷一家僅靠父親一人打工維持家用,貧困難以支付后續(xù)醫(yī)療費用,經王海文提議并報醫(yī)院黨委研究決定:減免婷婷的各項醫(yī)療費用。治療期間,王海文多次對她進行心理疏導,并為婷婷安排了單人病房,方便父母對其進行照顧,并加強臨床護理力度。節(jié)日期間,在王海文的策劃下,婷婷的病房放進了學習的課桌,玩具、零食,還被布置成愛心小家,婷婷在溫馨的環(huán)境中康復效果明顯。 王海文有3個藥箱,外觀一模一樣,但是“葫蘆”里裝的什么藥,王海文最清楚。王海文經常會檢查這3個藥箱,讓它們保持“齊裝滿員”狀態(tài),保證隨時提起藥箱就可以走。 4.獲南丁格爾獎章 同事:她像一塊磁鐵,能把大家吸引到一起
2013年8月27日,王海文從北京領獎歸來。(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王海文為舟山市雙擁模范孫芬年老人體檢后,老人堅持把王海文送到山下。(資料圖片來源:人民網) 除了照料患者,王海文還經常給海島戰(zhàn)士郵寄藥品、化驗單,給內向靦腆的官兵介紹對象,為吵架的夫妻平息風波,幫不能回家盡孝的兵娃看望父母,為即將遠航的父親照顧妻小…… “她像一塊磁鐵,能把大家吸引到一起”,與王海文共事了15年的同事徐良志如此評價。 2013年8月24日,一個普通的日子,可對海軍413醫(yī)院麻醉科護士長王海文來說,卻是一個生命中綻放華彩的時刻。這天,她和全國其他5名第44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一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親切接見。談到獲獎,王海文說:“這個獎不是屬于我個人的,而是屬于我們413醫(yī)院,屬于我們海軍,屬于辛辛苦苦戰(zhàn)斗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我們醫(yī)院在海島上,交通不方便,那些人就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點一點地為醫(yī)院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做出奉獻?!?/font> 曾有人問王海文,從事醫(yī)護工作24年了,是什么動力一直保持那么熱情的工作態(tài)度?“如果我不干護士,沒有穿這身軍裝,出去以后我什么都不會了。24年中我走過不同的崗位,最早在婦產科干過,我覺得看著一個一個小生命誕生了,呱呱墜地,那個感覺真的很好。你一出來人家就來問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后來到了麻醉科,看著那些病人一個個進來開刀,不是這里有個塊,就是里面長什么東西了,等開完刀回來像正常人一樣跟你講話,很有成就感。所以說護理工作為什么會堅持到今天?我就是干了我護士應該做的事情。我也曾經跟我老公說過,獲獎就等于代表過去,一切從頭開始,老婆還是以前的老婆,護士長還是以前的護士長,我會戰(zhàn)斗在自己喜歡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工作?!蓖鹾N恼f。 道德點評:
一頂別致的燕帽,一身干凈的白衣,一抹清澈的微笑,一顆天使般的心靈,這就是護士。在二十余年的護理生涯中,王海文始終堅持“至精、至誠、至愛、至和”的職業(yè)操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南丁格爾精神的真諦。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從最偏遠的海島到高山上的哨所,從大海中的軍艦到風浪中的漁船,都留下王海文的身影。情系大海,踏浪沖鋒,二十余年奮戰(zhàn)在臨床護理崗位一線,將白衣天使的獨有之愛播撒海內外。如此堅守,不僅源于對工作的熱愛,更有對每一位患者的殷殷深情。
(責任編輯:盧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