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毛寧吸毒被拘一事在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前不久,歌手尹相杰因為吸毒“二進宮”。加上之前的張默、寧財神、柯震東、房祖名、王學兵等人,“吸毒大軍”陣容鼎盛。網(wǎng)友調(diào)侃:“反毒大戲”《監(jiān)獄風云》主創(chuàng)團隊終于齊了!
蹲班房、被“封殺”,盡管頭懸達摩克利斯之劍,“毒星”們依舊頂風作案,丑聞迭出。人們不禁疑惑,他們咋就管不住自己,如今的文藝工作者究竟怎么了?
文藝界有句老話:不瘋魔,不成活。說的是藝術創(chuàng)作得要有點瘋勁,否則難出精品。然而,這句話卻成了不少“毒星”狡辯的理由,美其名曰“振奮精神,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于是,毒品成為許多明星的“標配”,“在娛樂圈內(nèi),大家吸毒,你不吸就是不合群”。殊不知,毒品并不是攀爬藝術高峰的捷徑,而是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更是自毀前程的毒藥。
明星吸毒讓人鬧心,由此產(chǎn)生的“二手毒”更令人憂心?,F(xiàn)在,很多明星往往被青少年視為偶像或人生導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傳播后,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chǎn)生難以估量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北京迷笛音樂學校近日被發(fā)現(xiàn)的學生吸毒窩案,令人震驚又引人聯(lián)想,某些前輩的“以身作則”,是不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手煙,損害的是他人的身體;“二手毒”,則污染青少年的心靈,敗壞社會風氣。藝術關乎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好的文藝作品,能“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因此,文藝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業(yè)務和道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去除“二手毒”,消除明星吸毒帶來的負面效應,首先就需要文藝工作者提高自身學養(yǎng)、涵養(yǎng)、修養(yǎng),肩負起溫潤心靈、掃除頹廢萎靡之風的文化使命。同時,依法嚴懲之外,在社會上營造“零容忍”的氛圍也很重要。此時的寬容就是縱容,讓“污點藝人”無法立足,應成共識。
文學藝術的特殊性,決定了社會對文藝工作者有著更高的道德要求。人紅先要身正,藝高更須德厚,這應該是文藝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王藝錠)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社會應為哺乳之愛留出空間
已是最后一篇
-
社會應為哺乳之愛留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