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四年前死了……媽媽病了,去鎮(zhèn)上,去西昌。錢沒了,病也沒好……”近日,四川大涼山小學生木苦依五木一篇不足四百字的作文《淚》,傳遍網(wǎng)絡。字里行間流露的悲傷與無奈,令人唏噓,讓人動容,也再次喚起了公眾對于貧困問題的關注。
廣袤藍天下,總有一些角落,深藏著鮮為人知的哀愁與無助。翻檢媒體報道,在大涼山地區(qū),“最悲傷作文”反映的情況不是個案。窗戶就是一層薄紙,風稍大點就會吹破;一年吃不上三頓肉,烤火還得借柴……相對于北上廣等大城市來說,這里像是另一個世界。貧困地區(qū)的狀況,映照出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盡快實現(xiàn)“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又如何讓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多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涼山州的扶貧開發(fā),無論是資金支持還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可謂不大。全國各種機構、社會扶貧力量的介入,也為當?shù)匕胃F根添了不少動力。在當?shù)?,貧困人口從本世紀初的近170萬,降到了去年底的50余萬,已是一個巨大的成績。
大涼山貧困問題的長期存在,有著復雜的原因。既有客觀因素,如自然災害頻發(fā)、農(nóng)村基礎設施薄弱等;也有主觀因素,如農(nóng)村人口增長快、個別人觀念落后、精神貧困等等。除此之外,獨特的發(fā)展歷史、多民族聚居背景下的文化差異,也為脫貧之路平添了幾分坎坷?!白畋瘋魑摹币舱f明,扶貧是一場攻堅戰(zhàn),“擺脫貧困”之路任重道遠,絕非捐錢捐物、送政策送資源就能畢其功于一役的。
經(jīng)過多年的減貧工作,現(xiàn)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數(shù)次談到扶貧工作,強調(diào)要“抓緊抓準抓到位”,要“堅持精準扶貧”,要“倒排工期”,要“算好明細賬”,都是非常具體的要求。認識論層面的問題解決了,方法論就顯得更加重要。比如,制度層面,能否改變扶貧資源分散、管理分治的“多龍治水”現(xiàn)狀?操作過程中,能否精準“制導”、到人到戶,有效降低返貧率?“輸血”的同時,能否開發(fā)更多“造血”模式,從根本上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對這些現(xiàn)實挑戰(zhàn)和障礙的分析有多全面、應對有多充分,直接決定了扶貧成效有多大、群眾受益程度有多深。
從“最悲傷作文”以及相關報道中,也不難看出,貧困可說是各種社會問題的綜合顯現(xiàn),扶貧同樣需要放在社會治理、社會運行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在很大程度上,扶貧最終的目的、最好的效果,是社會運行的再造。讓貧困人口融入扶貧體系,在改善生活之時,摒棄既有觀念的糟粕,增強自我發(fā)展的能力。這樣,在擺脫物質(zhì)貧困時,也能走出精神貧困,讓社會運行在良性循環(huán)中,培厚全面發(fā)展的土層。
媒體報道后,木苦依五木和她的兩個弟弟,已經(jīng)迅速得到了來自政府和社會機構的關心和幫助。一個點上的救助,畢竟只是一時之策;缺少面的覆蓋,難免會有人再寫下“悲傷作文”。希望孩子們的人生旅途不再窘迫,也希望更多的“木苦依五木”盡快走出困境,擦干苦淚、享受陽光。(呂曉勛)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基礎堅實的中高速增長
已是最后一篇
-
基礎堅實的中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