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大考后的夏天,等待著一個消息的來臨,或放松,或緊張;或平靜,或忐忑。
相信你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特別是對于一個鄉(xiāng)村青年,這個消息甚至能改變一個家庭乃至一個村莊的命運。
當2015年的高招時間再次來臨,我們聽到的不是一個,而是一組讓人欣慰的消息。
教育部“農村貧困地區(qū)定向招生專項計劃”2015年計劃招生5萬人,除要分擔這個定額外,清華大學2015年還將錄取“自強計劃”學生近80人,人民大學預計錄取“圓夢計劃”學生80人,北京大學將繼續(xù)擴大“筑夢計劃”的招生專業(yè)……這些以“夢想”命名的招生計劃,是專門為農村貧困地區(qū)優(yōu)秀學子打開的大門。
然而,十幾年前,這些夢想還顯得有些飄忽。貧困學子的求學困境、名校生源的精英化,一度暈染成為社會焦慮。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云杉統(tǒng)計,1978年至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約占三成,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最終滑至2000年后的“一成左右”。
學者楊東平主持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指出,重點大學里農村學生所占比例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主流媒體一遍一遍發(fā)問:寒門學子都去哪兒了?窮孩子有沒有春天?社交網絡上,這個問題被換上了不同的主人公反復討論:“要奮斗多少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這些問題,需要答案。在經過緊鑼密鼓的調研之后,2012年初春,教育部等五部門發(fā)布“農村貧困地區(qū)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自當年起,每年專門安排1萬名左右招生計劃,以本科一批高校為主,面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生源。
2013年,這個數字就由1萬變?yōu)?萬,2015年,則由3萬升至5萬,并覆蓋了所有“211”高校。
而清華大學2011年開始實施“自強計劃”,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提出面向貧困農村地區(qū)定向招生。隨后,一年一個臺階:2012年覆蓋全國連片貧困地區(qū)的680個縣;2013年擴大至所有國家級扶貧開發(fā)重點縣;2014年聯合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實施“自強計劃”;2015年,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不再受國家級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等限制,而是由各省區(qū)確定具體實施區(qū)域,面向邊遠、貧困、民族等地區(qū)縣及縣以下高中招收德才兼?zhèn)涞膶W生。
以清華的“自強計劃”為代表,知名高校幾乎都制定了針對貧困優(yōu)秀學子的定制式招生計劃。在教育部推出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2012年,農村學生錄取人數占全國比例已逾59%。為這個數字提供背景的,是當年的另一條新聞——“中國城鎮(zhèn)人口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
在清華大學,2014年僅“貧困專項學生”與“自強計劃”兩項的招生人數加起來,就超過了年度招生計劃的十分之一。而這,并不包括廣義的農村地區(qū)生源。
當第一批“自強計劃”學子進入清華園后,中國青年報記者曾細致入微地記錄過他們的生活。報道里,出生在黃土高原一個30戶人家小村莊的90后男孩“楊弘毅”,面對這所人文薈萃的百年學府,還有些局促:“在我之前,我們高中十年沒出過上清華的學生了?!?/p>
四年后,光明日報報道了首批“自強計劃”學子的畢業(yè)式,清華大學網站也記錄下了花絮。在校長邱勇撥穗正冠之后,一位“自強計劃”學子坦言:“清華的教育塑造了我的價值觀,我現在選擇繼續(xù)深造,希望將來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
我們相信,這位學子讀懂了清華校訓“自強不息”的深意,也對“自強計劃”的意義作了最好的解讀。政策向貧困地區(qū)生源傾斜的意義,不僅在于前述那些大數據,不僅在于努力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的均等,不僅在于以教育的方式軟化僵硬的社會分層,更在于,它給予的每一個機會都會通過受教育者變成更多的機會,它對每一個寒門學子夢想的珍視都為那些尚且貧瘠的土地保存了一份希望。
高等教育沒有“弄丟”寒門學子——不以身份作區(qū)分,更以建設一個沒有身份差別的社會為己任;不輕視任何一個青年的夢想,以給予這些夢想機會作為自身存在的意義。雖然以大學教育來擴大社會上升通道仍需久久為功,雖然這個過程要與基礎教育的均衡化并進,但它已經行在路上。(記者 劉文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不靠腦子靠法子
已是最后一篇
-
不靠腦子靠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