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神、在狀態(tài)”是對黨員干部的起碼要求。精神狀態(tài)是干成事業(yè)的基礎和保證。如果領導干部“一到單位就來神,投入工作就來勁,把公家的事當自己的事”,就會被群眾認可,就是群眾眼中的“好干部”,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其實,對每位領導干部來講,對待事業(yè)有干勁,對待群眾有熱情,干起工作有精神,應該成為常態(tài)。狀態(tài)很重要,營造團結和諧的干事氛圍,首要條件就是領導干部“在狀態(tài)”。如果領導干部不在狀態(tài),群眾如何能在狀態(tài)?領導干部走神了,跟著干的人,不可能把心思放在干事上。
一個人,特別是共產(chǎn)黨人,不能不重視精氣神。讀過革命烈士方志敏故事的人都知道,方志敏被捕的時候什么都沒有,國民黨的士兵把他搜來搜去,就搜出一支鋼筆??此裁炊紱]有,但是看他像個官,為啥?是干革命的精氣神,是氣質氣節(jié),讓他一看就是個共產(chǎn)黨的干部。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如何保持共產(chǎn)黨員的精氣神?關鍵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拿開會來說,開會是領導干部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內容,傳達精神、部署工作都需要開會,領導干部往往也是會議的組織者。開會就要抓會風,包括會場上的坐姿,都能看出在不在狀態(tài)。良好的會風有三個標志,一是應參會的人員全部到會;二是準時開會不拖點,說幾點開會就是幾點開會,準點到會、準點開始;三是會場安靜認真聽。做到了這三點,會場才能成為一個凝聚人心的磁場。一個單位是否有良好的會風還可以反映出領導作風是不是過硬,是否有感召力,班子是不是團結協(xié)作有凝聚力,干部是不是心順氣順有戰(zhàn)斗力,紀律是不是嚴明有約束力。感召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約束力在會風中都能得到體現(xiàn)。
事情干不好,關鍵是不認真。缺什么補什么,每位公職人員都須常常自省,補上認真這一課。領導干部要成為做事特別有心的人、辦事特別認真的人、處事特別公正的人,要按照這些要求,經(jīng)常來審視自己的行為,立足崗位,抓緊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把簡單的事干出色。
我們學習過很多優(yōu)秀典型,他們精神的可貴之處,在于認真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把小事當大事去做。而一些人卻恰恰相反,把很大的事不當事,大大咧咧、大而化之是常有的事,問題往往就出在這里。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培養(yǎng)出認真干事的精氣神來,這都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并認真加以改進。(作者:郭大為)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已是最后一篇
-
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