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心中不倒的旗(快評)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50年過去,萬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那條1500公里長的紅旗渠風華不減當年,每年依然吸引著大批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 靠繩子吊在懸崖邊,肩扛水平儀測出渠線;門牙被砸斷,用隨身攜帶的釬子處理了繼續(xù)作業(yè)……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靠一錘一釬一雙手,苦干10個年頭,成就了這“人工天河”的奇跡。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進取精神,激勵幾代中國人自強不息,奮勇前行。 紅旗渠的故事說不完。重訪紅旗渠,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是:紅旗渠工程總投資近億元,這在當時堪稱天文數字,但10年間,沒有一個干部挪用工程資金,沒有過一起請客送禮。干群間的信任與融洽,令人佩服,讓人感動。 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半個世紀過去,面對這條“天河”,重溫黨的優(yōu)良作風,汲取積極向上、敢于擔當的正能量,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與凈化。珍視前輩留下的財富,守護心中不倒的旗幟,我們定能克服艱難險阻,鑿山劈崖,貫通更多連接黨心民意的改革之渠。(呂曉勛) |
- 上一篇:
-
紅旗渠 不朽的精神豐碑
已是第一篇
-
紅旗渠 不朽的精神豐碑
- 下一篇:
-
傳承紅旗渠精神 凝聚筑夢正能量
已是最后一篇
-
傳承紅旗渠精神 凝聚筑夢正能量
責任編輯:梁艷紅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