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汽車,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綠色出行工具。綠色出行,為何要禁? 廣州擬出臺叫停電動車的新規(guī),一連幾個禁:“禁售”“禁行”“禁?!薄敖?,可謂“史上最嚴”,再次引發(fā)爭論。 相對于汽車,電動自行車是一種綠色出行工具。綠色出行,為何要禁?作為局外人,還真看不懂。 “挺禁”的說:電動車確實該禁。開起來像摩托,速度超快,還比摩托安靜——唰!身邊一涼,再看,車沒影了!多不安全啊。再加上駕駛者不文明駕駛,逆行的、在車流里穿插的、載好多貨的,看見就想躲,生怕撞上! “反禁”的說:電動車多方便啊。居民中短距離出行,買個菜、接個孩子,既不用到處找地停車,又省得堵到路上走不動,實在是居家的好幫手。再者說,騎電動車而不開車、坐車,這是對緩解擁堵做貢獻啊!對于某些行業(yè)比如快遞來說,騎自行車送貨效率可低多了,還真離不了! 對于電動自行車,既要考慮安全,也要考慮方便,更要考慮綠色環(huán)保。 有安全隱患,加強管理嘛,管住了,豈不就兩便了?汽車也有安全隱患、不文明駕駛,都是通過加強管理從而趨利避害。對于電動自行車的管理,也應(yīng)如此,不能一禁了之。 首先,速度,要嚴格控制。一些電動自行車的車速已達到機動車的水平,但又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自然不安全。按現(xiàn)在的標準,最高每小時別超20公里,生產(chǎn)者應(yīng)該恪守。凡違規(guī)者,應(yīng)當嚴罰。 其次,路權(quán),要明確認定。電動車跟電動車的區(qū)別很大,有的只是加了個電瓶的自行車,有的簡直是個電動摩托。一般電動自行車應(yīng)該在各方面向非機動車靠攏,也按非機動車享有路權(quán)。電動摩托車,不能算自行車,要按摩托的標準承擔義務(wù)、分配路權(quán)。 其三,管理,別抓大放小。有人說,交警連汽車都管不過來,哪有空理電動車?這話不對。要上路,就得管。特別是按機動車上路的電摩托,必須按機動車嚴格管理,駕照、牌照,一個都不能少。 哲人說,人類發(fā)明的工具,在帶來便利的同時,無不限制著人類。電動車也是一種工具,盡管它不完美。管好,讓它成為城市交通的良好補充,有條件的話,應(yīng)朝這個方向努力。(盛毅韜)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反腐從國考開始
已是最后一篇
-
讓反腐從國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