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能想到此次海南災情這么嚴重。媒體報道稱,7月18日以來,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在海南文昌登陸,最大風力達到17級,很多地方一片汪洋。截至7月20日21時,“威馬遜”已造成海南18市縣216個鄉(xiāng)鎮(zhèn)300多萬人受災,24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jīng)濟損失超過100億元。 從當?shù)孛襟w報道的圖片來看,樹被連根拔起,車被臺風掀翻,災情非常嚴重。 數(shù)字也許讓人沒感覺,一個網(wǎng)友從災區(qū)發(fā)出的短信也許更有沖擊力:沒有水沒有電沒有氣,已經(jīng)幾天了,還要一周。手機無法撥出和接聽,我這會剛有信號,一會就可能斷了。家里玻璃全碎了,車全部泡水,無法出門,外面的車輛也無法進入,場面太慘烈,任何災難片都“弱爆”了。 與慘烈的災情對比,媒體的報道嚴重缺位。災區(qū)不僅成為救援孤島,也成了新聞信息的孤島,除了網(wǎng)絡和海南本地媒體,主流媒體對災情的關注很不夠。數(shù)量不多的災情報道,也被淹沒在對馬航墜機事件的滾動播出中。公眾很多時候依賴媒體的報道作出判斷,因為媒體對海南災情缺乏應有的關注,社會因此沒有形成救援和捐助的氛圍。 災區(qū)成了媒體報道的新聞盲區(qū),倒不是媒體刻意的選擇性屏蔽,也不是缺乏對生命的關懷,而是關注視野的局限和偏頗的新聞價值追求所造成的。馬航墜機事件和海南臺風雖然都是災難,但對媒體來說,馬航事件的“新聞價值”似乎更大,非常事件后的各種意外、懸念、陰差陽錯、陰謀想象、復雜關系,挖掘其中的任何一個故事都有足夠的吸引力。海南災情雖然嚴重,但在一些媒體看來缺乏“新聞價值”,臺風在中國造成的災難很常見,媒體不覺得這是什么新聞,也低估了此次災害的后果。 只看眼球吸引力,而不看災難的嚴重程度和救援需要,不看公共價值,這種新聞價值追求下,自然就形成了媒體的新聞盲區(qū)。 這種不健康的新聞價值觀還有另外一種表現(xiàn),就是熱衷于關注和挖掘“負面”,而對缺乏負面元素的事件缺乏興趣。馬航墜機事件迷霧重重,一架國際航班在戰(zhàn)亂紛爭的敏感上空被不明來源的導彈擊落,死亡幾百人,關系復雜,差不多集中了所有能夠想象到的負面元素,自然讓媒體亢奮。 海南臺風造成的損失雖然巨大,卻是一場純粹的自然災難,缺乏可以挖掘的負面元素,找不到吸引眼球和消費情緒的新聞,對一些新聞價值觀扭曲的媒體來說,自然形不成新聞。 而海南臺風災難后來之所以進入媒體視野,也是因為“負面”,指向公益慈善組織的“棉被門”使自然災難中有了可供指責和抨擊的矛頭。媒體便循“負面”而來,嚴重的災情也“順帶”受到了關注。很多網(wǎng)絡炒家深諳某些媒體的這一病態(tài)癖好,知道如何制造噱頭去吸引圍觀,說一個窮人急需救助,可能沒人獻愛心;可發(fā)帖說這個人是權力迫害的受害者,立刻就會成為關注的焦點。 新聞之上,還有人道主義,新聞除了吸引眼球,更擔當著報道真相讓公眾充分知情并作出理性判斷的公共責任。每一個新聞盲區(qū),都可能是對應得到關注的人的生命的漠視。(曹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恢復重建 戮力同心
已是最后一篇
-
恢復重建 戮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