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的公共設施,需要相關部門告別懶政思維,多一些接地氣的民意調(diào)查,少一些拍腦門的隨意決策;多一些為民便民的服務意識,少一些求全貪多的形象觀、政績觀 前不久,和朋友一起購物后打車回家。商場附近有出租車揚招站,可是,這本來為方便打車而劃定的區(qū)域,卻已被社會車輛侵占。打車,還得去十字路口招手。 去年6月,為維護交通秩序、方便人們打車,北京市在人流多、需求高的地方劃出601個特定區(qū)域,作為專供人們打車的“揚招站”。然而,從揚招站推出之日,被社會車輛占用等現(xiàn)象就時有發(fā)生。近一年來,出租車揚招站幾乎成了擺設。 便民服務設施淪為擺設,類似情景還有不少:在一些城市街頭,健身器材銹跡斑斑,一碰就吱吱作響;公租自行車存放點少,使用率低;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插卡式公共電話斷線壞損、無人過問…… 不可否認,在建設之初,這些便民設施直指百姓民生需求,也曾有著美好藍圖。那么,這些本來造福一方的公共設施為何陷入沉睡? 首先,隨著時代變遷,科技水平日新月異,一些公共設施已經(jīng)不能滿足百姓需求。比如街頭閑置的公共電話亭,手機快速普及后,人們習慣了用手機打電話,光顧公共電話亭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日久天長,毀損難免。 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共設施建設脫離實際又疏于管理,老百姓用著不方便,公共設施自然閑置下來。比如,一些出租車揚招站位置規(guī)劃不合理,乘客等著麻煩,出租車不愿意去,緩解打車難的目的就難以實現(xiàn);由于風吹雨淋,健身器材生銹、塑料風化現(xiàn)象普遍,如果不定期加以維修保養(yǎng),又有誰愿意冒著危險,用“缺胳膊短腿”的器材來鍛煉身體? 這些年來,對公共設施沉睡的批評聲不是沒有,但由于問題解決難、回應慢,老百姓對沉睡的公共設施早已見怪不怪。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種公共產(chǎn)品,公共設施使用公共財政投入建設,就應該遵循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則,讓老百姓用得起、用得方便,怎能“沉睡不起”? 喚醒這些沉睡的公共設施,需要相關部門告別懶政思維,多一些接地氣的民意調(diào)查,少一些拍腦門的隨意決策;多一些為民便民的服務意識,少一些求全貪多的形象觀、政績觀。說到底,公共設施為民而建,如果讓老百姓處處不方便,又浪費了公共財政資源,當景觀、成擺設,好心辦壞事,那就與公共設施的建設初衷背道而馳了。 公共設施建設和管理不能一勞永逸。除了定期維修、保養(yǎng)之外,依據(jù)人口遷移和需求變化對公共設施進行動態(tài)管理也不可或缺。城市建設了新區(qū),有沒有形成新的人口聚集區(qū)、原有公共設施是否與之適應等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及時調(diào)整規(guī)劃,實行動態(tài)管理。 對于那些“時過境遷”的公共設施,有關部門也應在征集民意的基礎上盡快拿出整改辦法。比如,對于公共電話亭,有建議認為作為城市特定時期的時代印記,應該保留;還有建議認為公共電話亭大多廢置,拆除為妙。除了去留探討,公共電話亭轉(zhuǎn)型也是一種思路。上海將市中心部分公共電話亭改成“WiFi亭”,信號覆蓋區(qū)域內(nèi)的用戶經(jīng)過簡單認證后,即可通過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終端上網(wǎng),很受歡迎。 便民公共設施建設,不能成為“花架子”工程。要好心辦好事,還需有實實在在的民生關懷,有一心為民的管理智慧。(成慧)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認知中國不能“盲人摸象”
已是最后一篇
-
認知中國不能“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