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全”的體育課 漫畫作者 李法明 近日,據(jù)媒體報道,中小學生缺乏體育運動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不少學校老師認為“孩子在體育運動時很容易出現(xiàn)受傷的情況,萬一發(fā)生事故,學校真就吃不了兜著走了”。甚至一些校長說出“寧可讓學生坐死,也不讓學生跑死”的驚人言論。 這幾年,由于安全問題的困擾,全國各地的學生體育課,基本打了折扣,雖然從學校的教學計劃、作息時間和課表安排上來看,“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得到了保證,但是,鍛煉的質(zhì)量,卻真的不敢恭維。一些學校往往會選擇做操、長跑乃至放風箏等“安全穩(wěn)妥”的項目,對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比如單杠,則不讓上;“山羊”,也不讓跳,對抗激烈的項目則更不敢涉及。 把學生變相“圈養(yǎng)”,讓體育課只做“象征性”的鍛煉,其實是一種因噎廢食。雖然,學生安全了,沒有了傷筋動骨的后顧之憂;學校安靜了,沒有家長的上門講理;老師平安了,不再害怕和社會和輿論的“興師問罪”,但是,教育卻“杯具”了,因為學生們已經(jīng)逐漸失去了對勇敢、冒險、奮發(fā)和挑戰(zhàn)精神的培養(yǎng),乖得像一群綿羊。 我們常常說,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僅僅搞好課本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全面發(fā)展,特別是“野蠻其精神,強健其體魄”,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事實上,“圈養(yǎng)”教育,學校有責任,也有無奈,與此同時家長的過分溺愛,孩子“頂在頭上怕嚇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稍微一運動,就感覺傷不起,一有點頭痛腦熱,就感覺天就要塌了,這樣的老母雞護小雞式的教育理念,也會讓孩子遠離體育。 許多國家培養(yǎng)孩子的體育方式,讓我們的學校和家長聞之有愧。 在美國,體育被作為一種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凝聚力的手段,每個學生都被要求參加課后的各種體育項目,以積累足夠的體育學分。新加坡中學生每學期都有體育考試,學校也有體能測試,而且強度很大。澳大利亞學生必須參加越野跑,所有的小、初、高中生都要參加。成績有要求,一般是半個小時內(nèi),11歲-13歲女生要跑完3公里,14-17歲女生要跑完4公里。 而在我們的中小學,長跑要求是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卻還看到許多學生面色蒼白、氣喘吁吁,僅及格者眾,達到優(yōu)秀的寥寥可數(shù),“溫柔”的體育運動與中小學生體質(zhì)狀況不容樂觀息息相關。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透露,參加2011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體能測試的2000名高三學生中,半數(shù)以上學生得分不及格,成績達到優(yōu)秀的一個也沒有。從中可以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注重了文化知識的灌輸,對學生的運動能力乃至身體健康程度忽略到什么程度。 缺乏質(zhì)量的體育課,像幼兒園的游戲,這樣的體育,基本上缺失了鍛煉身體的意義。這也等于說,學生差不多成了保護區(qū)的大熊貓,被“圈養(yǎng)”起來了?!叭︷B(yǎng)”固然可以安全,可以高枕無憂,但是,筆者有些擔憂,這樣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長大了難免循規(guī)蹈矩,不敢跑不敢跳,右是顧慮,左是擔憂,又如何能夠到社會中櫛風沐雨,怎么能夠以健康的體魄,勇敢的精神,來挑起未來工作的重任、肩起人生的重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