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本土化才能世界化-中国文明网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本土化才能世界化

发表时间:2024-09-11 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
字体:
打印:

  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上一切文化走出国门一样,都要面对异样的眼光。如何让充满怀疑甚至敌意的眼光变得柔和甚至亲切,是所有外来文化融进去都期待实现的效果。这个过程可长可短,有长有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中海外传播主导者的态度和对传播对象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尊重程度很关键,一般而言,若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所在地民众的文化自尊心和亲切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文化融入的阻力,更容易得到所在地民众的认可与接受,逐渐融入所在地文化。但主导者若抱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纯粹主义观,实际上就很难跨出这一步,外来文化就很难实现本土化,也就实现不了世界化的目标。

  佛教等初传中国时期,都经历过中国化过程,所传教义都以当地民众所熟悉的中国民间故事的形式宣讲,甚至编排成短剧,用中国的善恶观讲佛教里的善恶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教众身边。因为讲故事的人或演剧的人都是当地人,用当地的语言,设置的是当地的环境,所讲故事的主角,名字可能没变,但衣饰、语言都中国化、当地化了,这种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打动人,引导人听从教义。佛教等外来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自身体系的一部分,内化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力量,与这种传播方式不无关系。

  中华文化走出去,也会经历类似的历史过程。我们在向世界讲中国文化时,绝对不能采取单一的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把一切外来的文化元素视为威胁。“水至清则无鱼”,猫也要吃草以助消化吸收,我们要以中华文化搭台,唱各国文化的戏,推动以所在国的语言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变推为助,推进为吸,从中国主动到他国主动。在所讲的中国故事里,从形式到内容主动融入对象国的语言文化元素,以他国的瓶,装中国的酒,使讲者无意,听者无心,文化融合,不动声色。这也是中华文化“天下为公”的具体表现,是以中国智慧助力世界发展的初心。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接受中华文化色彩纷呈,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以万国形式、异域风情,表达、传达中华优秀文化中的世界共同价值。

  中华文化成就今天的形态和内涵,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历史证明,若不能兼容并包,中华文化也就没有今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今天百川入海的博大与深邃,也就没有今天走进世界的力量。换句话说,中华文化走出去,与外来文化走进来,都是文化自身的需求,是文化成长的内需,是为了生存而汲取一切可能获得的营养的自然规律。犹如树林里的一棵树,草丛里的一棵草,鱼群里的一条鱼,鸟群里的一只鸟。人所不同的,只是更懂得谦让与和谐,更懂得分享与共荣,但从本质上看,人群与树林、草丛、鱼群、鸟群的生存之道,并无差别。人所创造的文化群,也遵循同样的生存之道。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目标是在各国实现本土化,以区域性的本土化最终实现世界化。这个过程要借助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国智慧的力量,靠中外和平、共建、共享、共进才能逐步实现。随着中华文化世界化的不断加快加深,世界上会出现越来越多本土化的中华文化故事,虽然形式各异、名称各异,但都包含着同样的一颗中国和平之心、美好之心。(孙宜学)

【责任编辑:朱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