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山東青島膠州市的王淑娥剛嫁入婆家,就對家里櫥柜頂層的一個玻璃罩燈籠好奇不已?!澳菚r候家里有冰箱、電視、組合音響,挺現代化的,但是這個燈籠一看就是很早以前的東西,我一直想問問婆婆這是什么,卻總開不了口?!?/p>
直到那年大年三十的早晨,婆婆把她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向她講述了這盞燈籠“傳家寶”的歷史,王淑娥這才知道,這盞燈籠不只是個有年代感的傳家寶,更是丈夫一家“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好家風的象征。
1923年,王淑娥丈夫的曾祖父隨著祖輩來到膠州市膠西鎮(zhèn)西馬戈莊安家落戶,開起了一家客店——“黃家店”。當時這盞玻璃燈籠就掛在店招牌旁邊照明,陪伴著祖輩迎來送往,開門納客。老人家是個熱心腸,為人豪爽,堂堂正正,本分經營。在那個貧瘠的年代里,這盞燈籠默默地見證著,曾祖父用一顆善良仁義之心,接納并幫助了一個個手頭緊張的過路客。
就這樣,店鋪一直經營著傳承到了祖父手中,老人家把這盞玻璃燈籠繼續(xù)掛在招牌旁的顯眼處,同時也繼承了上輩仁義磊落、善良助人的家風,不僅把這店鋪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父慈子孝。
后來,祖父把這盞燈籠留給了王淑娥的公公。公公一直銘記著當時祖父對他說的話:“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希望你做人就像咱家這盞燈籠一樣,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師范畢業(yè)的公公站到了講桌前,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他繼續(xù)傳承玻璃燈籠的精神,三尺講臺上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熱血,也繼續(xù)奉行著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善良仁義的樸素家風。對待子女,公公也一直秉承著燈籠的理念教育自己的孩子。
王淑娥的婆婆沒上過學,不識字。她以吃苦耐勞、善良助人,贏得了大家的尊重,成為村里的婦女主任,也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后來,丈夫一家人進了城,那盞燈籠也被婆婆請進了城里,燈籠精神也注入到了每個人的血液中、骨髓里。
在燈籠精神的感召下,在一家人天長日久的熏陶下,王淑娥也成為這燈籠的繼承人和傳承者。從嫁入婆家開始,王淑娥和公婆就住在了一起,這一住就是14年,一家人總是其樂融融。
作為一名教師,王淑娥在工作中實踐著燈籠精神,用心教育每一個孩子,細心呵護每一名學生。兒子出生后,她也繼續(xù)用這種燈籠精神教育兒子。
正是有了這盞流傳多年的燈籠和燈籠背后的好家風,王淑娥家不僅家庭和睦,父慈子孝,鄰里和諧,每位家庭成員更是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坦坦蕩蕩、光明磊落。(記者 姚建 王丹青 郭蕾)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北京西城: 再現“老物件” 懷舊迎大年
已是最后一篇
-
北京西城: 再現“老物件” 懷舊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