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讀曾國藩家書,最不能理解的是他對后輩的態(tài)度。比如家教五個字:書蔬魚豬竹。他特別反感孩子們睡懶覺,要求趕緊起床讀書、種菜、養(yǎng)魚、喂豬、種竹子去。女孩子還要紡線做飯洗衣,家務(wù)事自己做。不但如此,竟然寫信通知他弟弟:我將來絕不給子女留錢,做官的人給子女留錢“可羞可恨”。
此舉容易讓人理解為,做父母的不疼愛子女。然而,曾國藩的解釋是:只有勤奮才能保持家人向上、家族興旺;后代如果沒出息,錢財就成了作惡工具,全家將跟著蒙羞。深細思之,才覺這樣的對子女之愛,“道似無情卻有情”,可謂愛到了點子上,亦可謂明智。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的這首詞讀來總讓人會心一笑,因為他把天下父母的內(nèi)心寫得纖絲畢現(xiàn)。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親情中,護雛舐犢乃人之常情,這是生物學(xué)規(guī)律,人的一種本能。望子成龍則是其必然延伸和社會性升華,在重視家庭倫理的中國尤其如此。假如說有人竟親手把子女推進火坑,一步一步讓他犯罪坐牢,為人父母者是否覺得匪夷所思無法想象?
令人唏噓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蠢事并不少見。近年來,一些領(lǐng)導(dǎo)干部利令智昏,全家齊動員大搞腐敗,劉鐵男、李達球、郭永祥、趙少麟無不如此。本來他們擁有世人少有的輝煌成功,最終卻折了老子、賠上兒子、殃及孫子,甚至為了減輕罪責(zé)互相諉罪,親人成了仇敵,等待他們的只有黑洞般的痛苦寂寥,人生悲劇莫過于此。發(fā)人深思的是,親情竟何以至此?父母愛子女,何以淪為如此結(jié)局?
古人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辈荒苷f劉鐵男們的“愛子”不“計深遠”。當(dāng)初劉鐵男讓兒子在關(guān)聯(lián)單位拿干薪,一定不是為了積累犯罪證據(jù),一定以為是討了大便宜。然而,把不勞而獲違法亂紀當(dāng)作愛和智慧,必然在損害人民利益的同時,親手毀滅自家的幸福,可謂飲鴆止渴,愚不可及。劉鐵男在法庭最后陳述中,泣不成聲地說他對不起兒子,一語戳中了這一類父親難以啟齒的痛處,正是“可羞可恨”!
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愛是無罪的,溺愛則是毒藥;有的事錯了可以重來,錯位的愛則意味著毀滅。有的家庭因為這樣的溺愛與錯愛,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事稼穡”、好逸惡勞。有的父母為孩子走關(guān)系、謀位子、貪財富,甚至不惜違紀違法,滑向犯罪的深淵。如此之愛,容易使孩子養(yǎng)成諸多不良品質(zhì),失去了獨立成長、發(fā)展的能力,看似為孩子“計深遠”,實則誤其前程、斷其生路。
周恩來不讓子侄透露親屬關(guān)系,楊善洲不給子女安排工作,多少老一輩革命家把一生積蓄全部交了黨費、不留給子女。今天的領(lǐng)導(dǎo)干部如何愛子女,他們?yōu)楹笕藰淞⒘税駱?。惟有樹良好家風(fēng),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才能真正許子女一個美好的未來。(習(xí)驊)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陳云要求身邊人不搞特殊化
已是最后一篇
-
陳云要求身邊人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