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市文化馆的座位早早就被当地600余名各族干部职工群众与学生们坐满。原来,大家都在等待一场期盼已久的文化讲座。
此次兵团党委宣传部、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举办“弘文讲堂——我们的节日·清明”讲座,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晶来到第十四师昆玉市,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清明文化分享。
张晶将二十四节气作为“钥匙”,为听众打开千年时光的“门扉”:从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的恩怨纠葛,到唐宋诗人笔下的杏花微雨;从寒食节冷餐里的黍米清香,再到新时代祭扫时的鲜花寄情,清明节气的文化密码被层层拆解。在诗词典故、历史文献之间,清明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双重意义被精妙阐释。
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文化雅集,如同昆仑融水般潜入听者心田。听到精彩处,有人举起手机,拍摄下屏幕上的诗句图画;有的学生攥着笔杆,笔尖不停追赶讲演者口中的妙语金句;还有一些年长的群众职工索性按下手机的录音键,将讲座内容全部收入囊中。
“这次讲座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收获了很多。”第十四师昆玉市文联工作人员曲晓飞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她会将这次讲座上学习到的内容、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喜欢、热爱传统文化。第十四师职业学校的学生毛鲁达木·吾麦尔说:“这次活动让我学习到清明节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有更多!”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张晶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听到动情处,大家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一路,我感受到了‘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看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在漫漫沙丘之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我为兵团人感到骄傲!”张晶动情地说。
据了解,“弘文讲堂——我们的节日”系列讲座由主办单位邀请国内文学艺术名家担任主讲,接下来还将围绕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展开深入宣讲,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宣传宣讲中充分展现、直击人心,教育引导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国心中华魂。(记者:靳昊、赵明昊、孙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