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綿綿,有一種清冽的涼爽。翻看一本本與蕪湖人文有關的書籍,就像在撫摸一個個鳩茲符號,帶著地域的溫度和史實的質感。掩卷遐思,城市的歷史似乎是一本本無形的竹簡,在我面前排列著,如慢鏡頭一樣推移而過。佇立仰望中,似乎能看到那竹簡后面閃動著一個個生動的身影。 馬仁奇峰秀麗風光 尋覓人字洞的古人類 一個地方的人文歷史,其線索是一脈相承的。在蕪湖,有實地可以考據(jù)的最遠一端,應該是兩百多萬年前的繁昌人字洞吧。 那是一個夏季,我們驅車前往孫村,熾烈的日頭,嶙峋的石山,四周,如遠古一般寂靜。我們在那個舉世聞名的洞穴前靜默無語,是震撼還是驚奇?那層層堆積的動物化石、那有人工打磨痕跡的石器,像大自然無聲的物語,告訴人們什么叫滄海桑田;像人類先祖的神秘密碼,等待著人們?nèi)テ平夥g。這古人類活動的遺址,是一個神秘的時間隧道,總有一天,人們能穿越時空,去揭開這遠古秘密的真相。 人字洞的遺址中,沒有發(fā)現(xiàn)人類的化石,這,又是一個千古之謎,但我們依然能從那柄被人們傳為“亞洲第一刀”的石器上,想象擁有它的古人類們,是如何在江南之地奔跑打獵、勤勞耕作。這些古人類族群的身影,應該是蕪湖人文畫卷中閃現(xiàn)的第一組影像吧?站在幾百萬年的生物進化示意圖前,或許,每個人都會驚嘆,生命的出現(xiàn),是那么的渺小又是那么偉大。 蕪湖雕塑園 從南陵古銅冶到李白的秋浦歌 在蕪湖,與人字洞一樣厚重的文化遺跡,還有南陵的古銅冶。從古人類文化到古銅冶文化,這期間疊加了多少人類前行的足跡? 這是一枝“銅草”搖曳的特寫,小花的顏色是玫瑰紫的,鏡頭拉開之后,是綿延無垠的大工山。在銅草盛開的大山深處,有礦坑、有窯山、有礦渣,還有古人采礦和生活的痕跡。當年,央視“探索與發(fā)現(xiàn)”欄目拍攝《古韻蕪湖》,片中引用了冶金史專家的研究結論,那就是,以南陵大工山、銅陵的鳳凰山為中心的揚州冶銅中心,是中國古代三大冶銅中心之一。 如果,已經(jīng)沉寂的大工山無法復原這驚人的發(fā)現(xiàn),那么,在蕪湖歷史的竹簡上,可以影映的或許是李白詩里打鐵的赧郎吧?“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這影像的底色,是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的江南秋夜,是喧騰火熱的冶煉場景。 從大工山銅礦的寂靜,轉換到李白秋浦歌的喧騰,有人說,鐵與火的文化,是蕪湖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過程。那么,大工山是一個聚焦點,閃耀在歷史星空的還有,在赤鑄山煉劍的干將莫邪,有燒出青白瓷的繁昌柯家沖窯,有刻有宣州官窯印的東門渡窯,有打鐵傳世的卜家子孫……這一組鐵與火為背景的群像,仿佛拉開了鳩茲古城人文歷史的大幕,歷歷在目。 赭山風光無限好 從姑孰畫祖蕭云從到三朝元老黃鉞 作為鐵與火文化的綿延與傳承,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鐵畫鍛造技藝,無疑,是匠器到藝術品的一種升華。 鐵匠湯鵬和畫家蕭云從互相砥礪創(chuàng)造了鐵畫,而鐵畫的耀眼光芒,則讓人們忽視了蕭云從作為畫家、詩人的其他成就,通常,一句姑孰畫派創(chuàng)始人就輕輕帶過了。 那么,先說說蕭云從的《太平山水詩畫》吧,這組組圖,畫的是當時太平府所轄當涂、蕪湖、繁昌三地的山水風光,其中蕪湖的十四幅圖,你可以理解成十四張蕪湖的風景明信片,有比這更難能可貴的歷史圖像記錄嗎?你看那張《赭山圖》,畫的是蕪湖赭山冬日之景——林木蕭疏,山石裸露,山中古寺幽靜而清雅。據(jù)說,乾隆見到這組圖后,題詩贊嘆不已,而此畫傳入日本后,被尊為《蕭云從畫譜》,從此改變了日本畫的風貌,蕭云從的《離騷圖》《梅花圖冊》《秋山行旅圖》等,都是傳世之作。 對于蕪湖的這位書畫大家,我們可做紀念的,或許,不僅僅是鏡湖邊的蕭云從雕像和尺木亭,于是,在我的想象中,歷史竹簡的影像中,有這位鄉(xiāng)賢前輩踽踽獨行在蕭家巷、潑墨揮毫在梅筑的身影。 在蕪湖,被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中,還有張孝祥與鏡湖的故事,有蕪湖梨簧戲等等。而我,在這些看似不相干的名錄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黃鉞。相比湯鵬、蕭云從、張孝祥,蕪湖人對他熟知的并不多,對于家鄉(xiāng)一切美好的人和事,這位清朝的三朝元老,都是不遺余力地記錄和推介,于是,今天的我們看到了他的六十六首《于湖竹枝詞》,寫盡了蕪湖的風光景物,民俗風情。 關于赭山風景,他是用蕪湖鐵畫來比喻的:分明天水明于練,一幅湯鵬鐵畫屏。對于捐田成湖的狀元張孝祥,他推崇備至:一自歸來堂設后,頓教風月屬陶塘。而對于蕪湖梨簧戲的命名,他一錘定音:燈船戲罷平安戲,豪竹哀絲處處催。 時隔兩百多年,猶能感覺到黃鉞樂此不疲的熱情。是他將蕪湖鐵畫引入清宮,深受乾隆、道光等皇帝的喜愛,進而使鐵畫揚名于海內(nèi)外;是他和王澤等一班名士,將煙雨墩的張于湖祠移于赭山廣濟寺的滴翠軒,并以蕭云從、湯燕生等八位名士立像陪祀;是他為蕭云從、湯燕生編纂《蕭湯二老遺詩合編》,還綜合同里諸君善畫者,編撰《于湖畫友錄》;是他與安徽巡道李世杰在赭山滴翠軒創(chuàng)建中江書院,又發(fā)動蕪湖士紳籌辦豐備義倉,賑濟災民…… 這位老年失明的耄耋老人,對藝術孜孜不倦的愛,對家鄉(xiāng)念念不忘的情,使得他在歷史竹簡上的身影越發(fā)高大。 鳩茲廣場展新顏 唯有造福后代者留其名 歲月如青弋江水,川流不息。在蕪湖的歷史長卷中,還有些身影,隨著時代的變遷,反而愈加清晰。古往今來,千萬人中,因為他們的有為,因為他們的能為,不但讓他們的生命絢麗如花,也給蕪湖的文化留下了明媚的風景。 如果你知道蕪湖古八景,你就不能不知道歐陽玄,不能不知道他和蕪湖的淵源。他是宋代歐陽修的后人,冠絕一代之才,在元代,“宗廟朝廷雄文大冊,多出其手”。歐陽玄在蕪湖任縣尹三年,對蕪湖名勝古跡,多方保護修葺,蕪湖著名的古八景就是他在任上評定的,他還給八景一一作了題詠,這是怎樣一個饒有趣味的人??!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他的筆下尋找業(yè)已消失的古景。先看吳波秋月——幾回送客艤吳波,月上蕪城夜若何;而白馬洞天是——紫燕飛來原有約,玉驄馳去竟無蹤;還有荊山寒壁——青翠松杉一帶長,雪峰倒影浸湖光。詠讀這些詩,就仿佛穿越到了幾百年前的蕪湖。歐陽玄的題詠,和蕭云從的太平山水詩畫,以及黃鉞的于湖竹枝詞一樣,是絕佳的地方風物志,是珍貴的蕪湖史料集。 偶爾,在史料的字里行間,還有些快速閃過的身影,雖然只是一星兩點的事跡,回味,卻也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比如,編撰《蕪湖縣志》的鮑實,其為前清拔貢,辛亥革命后,涉身政務,熱心鄉(xiāng)土文獻收集整理,全面收集蕪湖近百年的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資料,編撰民國《蕪湖縣志》8冊60卷,鄉(xiāng)樸老人也隨縣志一起,流傳千古。 在非遺名錄白馬山三圣古寺的傳說、白馬山廟會的傳說故事中,我看到了為結廬守孝三年的白馬山孝子授匾的蕪湖縣長王鑄人,而在赭山廣濟寺廟會的資料中,我看到籌資創(chuàng)建蕪湖公園(赭山公園的前身)的鄉(xiāng)紳,還是這個王鑄人。王鑄人的生平,估計蕪湖人知道的不過寥寥,但就單單他做的這兩件事,讓人肅然起敬。 蕪湖響水澗看油菜花 緣分的天空下他們在一起 在歷史長廊里穿行,有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人物和事件,即使是被時空遙隔,也會因為一種奇妙的機緣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緣分,是濃厚的鄉(xiāng)情?還是君子之間的惺惺相惜?這些身影或并肩或相隨,使得歷史的畫卷越發(fā)奇異多彩。比如上述蕭云從和湯鵬的忘年交,比如清朝黃鉞對南宋張孝祥的推崇,對同朝先輩蕭云從的關注。 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儒林街、吉祥寺,或許,我們還能看到《牡丹亭》作者湯顯祖,是如何被老友李承寵安頓在雅積樓上,成就了一段相知無富貴、患難見真情的佳話,還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是如何滿懷感激地接受蕪湖文士朱乃吾的饋贈,在經(jīng)典名著上留下了蕪湖的印記。 還有阿英和王瑩,他們,同樣從蕪湖走出。他是她的老師。阿英的一生,如陽翰笙所題:“筆陣縱橫五十年,書香文采留人間”;而“潔白的明星”王瑩,從長街逃婚出走,在阿英的引導下,在上海參加了左翼文藝陣營,成為著名的話劇演員、電影演員和作家,將《放下你的鞭子》演到了白宮。他們的命運,隨時代的大潮波瀾起伏,卻在百年之后,回歸故里,相聚在鏡湖的煙雨墩上。如今,還有多少蕪湖人記得,這鬧市中獨靜的小島,曾是張孝祥的讀書處,現(xiàn)在是阿英藏書陳列室、王瑩資料陳列室? 文化赭山,人文鏡湖。在這山水之間,這些歷史的影像,這些歷史的故事,又為今天的我們昭示著什么樣的人生寓意呢?(王毅萍)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城市印象]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已是最后一篇
-
[城市印象]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