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近日,一首首歌颂祖国的青春旋律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响起。朝气蓬勃的少年们用歌声抒发心中的梦想与激情,唱响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生动演绎了“童声里的中国”。
桓台县实验学校开展“童声里的中国”合唱展演活动。
一项活动,一个缩影。近年来,桓台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等五场域,通过建机制、抓课程、强队伍、搭平台、重实践等五环节协同发力,构建“五环聚力”协同育人生态链,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
完善机制融合,一张蓝图绘到底
桓台县高度重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印发《桓台县关于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多种途径,努力破解协同育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协同机制不够健全、条件保障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教育质量评价重要内容,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
注重课程教学,一套体系明到底
近日,桓台一中附属学校微信公众号刊发《喜报》,由学校陈晓倩老师团队设计的《创意京剧人物制作》和徐进老师团队设计的《琴韵悠扬--学吹口风琴教学课程资源》入选山东省中小学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库。课程立足孩子需求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改革,受到了孩子、老师的一致好评。
桓台一中附属学校开展“创意京剧人物制作”课程。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桓台县积极引导各学校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建设相融合,利用“齐思政”云平台,做好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落实“大先生”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抓好劳动育人,印发《桓台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建立《桓台县社会资源开放共享清单》,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各学校、各劳动实践基地共开展活动九十余项。在心理育人方面,坚持学校以“德”润心、家庭以“爱”连心、社会以“文”育心,网络以“净”化心,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四大育人环节环环相扣,形成“四位一体”综合育人的生动局面。
建强教师队伍,一身担当做到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桓台县坚持“让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原则,积极构建运行、考核、整顿、保障“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体系。
桓台县以制度为保障,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出台《桓台县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制度》,以思政教改项目和“金课”为抓手,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常态化开展教学教研,组织县、联合体、学校、学科多层级的教研交流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从新教师入职、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培养等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模式,让每一位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时时刻刻不掉队,为全环境立德树人打造专业化的队伍。
搭建多方平台,一路同行走到底
“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在抗美援朝纪念日之际,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联合校地共建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穗美学堂”在社区少年宫开展“学习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少年宫小成员们讲解抗美援朝历史,带领大家制作“红星闪闪”创意明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知识。
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联合校地共建单位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桓台县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社会育人支撑作用、家庭育人基础作用,凝聚三方优势显合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学校层面,以课后服务为抓手,统筹“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完善“课程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在社会层面,积极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打造王士禛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实践阵地。多部门联合打造暑期托管服务阵地,利用社区(村)少年宫、“儿童友好”课堂等开展各种兴趣陪伴类课程,服务未成年人一万余人次。在家庭层面,成立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宣讲团,通过“问需于民”的课程安排、“订单式”授课等方式,打造家庭教育“百场巡讲”品牌。
加强实践锻炼,一心求真实到底
桓台县广泛挖掘社会力量,开辟实践新场域,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环境立德树人研学基地、马踏湖传统文化研学基地、麦吉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等。其中,实践中心研学基地建设有国学堂、声悦堂、文润堂……一堂一主题,一堂一特色。截至目前,已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三百余项。以“办有温度的少年宫”为思想宗旨,打造“少年宫+”活动模式,从文明引导、文化传承、劳动实践等方面,积极开展“孝老爱亲”“文明小义工”等活动。2024年,共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将文明变成常态,把“有爱”化作日常。(来源:山东省文明办 淄博文明网 记者 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