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杜尚別,飛6個半小時。在萬米高空上,前往塔吉克斯坦的專機起飛后,習近平就來到后艙看望工作人員,同大家一一握手。一位記者說:“您前天在北師大說語文不能‘去中國化’,反響很熱烈。”
習近平很有感觸地說:“古詩文經(jīng)典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了我們的基因。我們現(xiàn)在一說話就蹦出來的那些東西,都是小時候記下的。語文課應該學古詩文經(jīng)典,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傳承下去?!?/p>
關于中華文明,不知你發(fā)現(xiàn)沒有,習近平多次在出訪中提及。檢索人民日報,這些細節(jié)至今讀來依然心潮澎湃。
“五千年沒有斷流的文化不能丟”——
今年3月訪問歐洲,在荷蘭威廉-亞歷山大國王的私人午宴,講到肩負的歷史重任,習近平頗為動情:
“中國五千年沒有斷流的文化不能丟掉了,要有文化自信;我們業(yè)已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不能走偏了,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p>
“雖然我們面臨困難挑戰(zhàn)、荊棘叢生,但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和我們的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
良久,威廉-亞歷山大國王贊嘆說:“我完全完全贊同你的觀點。”他又說:“我們兩國人民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p>
“芝麻開門,答案就在這里”——
還是在歐洲訪問期間,柏林,一場與漢學家和孔子學院代表的座談,習近平一番即席講話底蘊深、料很足。
“找到正確答案的鑰匙,還在對中國文化最基本的理解。芝麻開門,答案就在這里?!绷曋飨f。
聽完漢學家代表發(fā)言,習主席從容講述他眼中的“文化認同”:“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èi)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p>
他講起對中國的偏見:“很多問題的解決不在一時一刻,要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潛移默化,滴水穿石?!?/p>
……
可見,習近平對中華文化的走向,思慮已久、格外自信而堅定。
出訪前,習近平在塔吉克斯坦《人民報》和“霍瓦爾”國家通訊社同時發(fā)表題為《讓中塔友好像雄鷹展翅》的署名文章。在文中他寫道:“應拉赫蒙總統(tǒng)邀請,我即將踏上這片秀麗的土地,對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進行首次國事訪問,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在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到好鄰居、好兄弟家中作客,我滿懷欣喜和期待。”
-
(2016-12-28)
-
(2014-09-26)
-
(2017-11-15)
-
(2015-12-07)
-
(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