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9月21日電(記者艾福梅)改革開放之初,韓占奎外出闖蕩,做基建、修路、建電廠……因為肯吃苦、守誠信,經過幾十年打拼,他成為先富起來的人。然而,這個始終念叨“共產黨讓他過上好日子”的古稀老人,從未忘記回報社會和家鄉(xiāng),捐資助學、扶貧濟困、修橋建廣場,他的愛心像涓涓細流一樣,溫暖了一方人民。 “我就是想給韋橋村人帶個頭,然后讓韋橋村人給其他人帶個頭,長此以往,人人都會行善,人人都得善報?!表n占奎說。 韓占奎今年76歲,是寧夏青銅峽市大壩鎮(zhèn)韋橋村人。因為家里條件不好,他沒有進過一天學堂,幫著大人放牛、挑東西掙錢貼補家用。改革開放以后,當時已經40多歲的韓占奎不安于現狀,外出經商,搞房地產,開電廠……如今,他的產業(yè)不小,四個兒子及兒媳各管一部分。 戴著金色眼鏡,看上去儒雅十足的韓占奎心里有個“痛點”——到現在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需要簽名時只能用印章代替。所以,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從上世紀90代就開始為寧夏的教育事業(yè)捐款捐物。 “那時候我的事業(yè)也剛起步,聽說固原山區(qū)學校條件十分艱苦,娃娃們大冬天在冰冷的教室里學習,我心里很難過。然后就拉了5卡車煤和一皮卡車的鉛筆和作業(yè)本送到山區(qū)學校。”韓占奎說。 這一送就是5年。“有一次,娃娃們非要把自己的雞蛋給我,我拿衣服兜都兜不住?!表n占奎說。 對于自己家鄉(xiāng)的大壩中學,韓占奎也是不遺余力。1993年,大壩中學因為教學樓老化,一下雨教室積水幾尺深,韓占魁拿出50萬元,并從政府爭取到30萬元為大壩中學建新校舍。隨著建設工程的逐漸擴大,這80萬元已經遠遠不夠,當時的韓占魁并不富裕,但還是四下籌集了200多萬元,這一墊就是20多年,直到前兩年政府化解義務教育階段債務,他才拿回這筆錢。 “這些年,我去過日本、瑞士,很發(fā)達,關鍵就是教育水平高。我們農村娃念書條件太差了,我是能幫一點是一點。”韓占奎說。 落葉歸根。隨著年齡的增長,從2010年起韓占魁回韋橋村的次數越來越多,2013年他還在韋橋村新建了房子,重新“扎根”于此。 “我現在啥都管,一天忙得很,但能給家鄉(xiāng)人辦點好事,我很開心?!表n占奎說。 這些年來,他多方協(xié)調,自己也出錢出力,硬化了村里的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他還出資翻修了文化廣場等,從根本上改善了村民的交通生活環(huán)境。每逢年節(jié),他都要給村里的孤寡老人及困難戶送年貨。 韋橋村村支書魏潤華介紹,這幾年每年春節(jié),韓占奎都會給村子里的70歲以上的老人、五保戶和患有重大疾病的村民發(fā)放過年錢,每人500元,平時哪家有困難只要他知道了也會幫襯幫襯。 “現在農村娃結婚買房啥的下來得四五十萬元,這讓農村的中年人壓力很大,也沒精力照顧老年人,老年人太可憐了?!表n占魁說。 政府給錢可能產生依賴,但韓占奎給錢卻能讓年輕人“紅紅臉”,以此激發(fā)他們的孝心,讓本村的老年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拔乙蚕朐诖謇飵右环N行善的風氣。”韓占奎說。 的確,他的善舉正在被“模仿”。村民韋德江干工程賺錢了,2013年村里安自來水,每戶要收650元入戶費,得知這個情況后,韋德江主動提出承擔全部費用,為村民省了這筆錢。 ?。玻埃保茨辏罚禋q的韓占魁終于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當時還有人說風涼話,認為他想“撈點”什么。 “這把年紀了,名利對我來說啥都不是。有的黨員和群眾成了‘兩層皮’,群眾不滿意。我入黨是想為群眾做實事,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在這‘兩層皮’中間起個潤滑作用?!表n占奎說。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愛心澆得滿園芳 致敬“好人365”中的教師群體
已是最后一篇
-
愛心澆得滿園芳 致敬“好人365”中的教師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