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是規(guī)矩。做秤的人,要守規(guī)矩。”“做一桿缺斤短兩的秤,會讓千萬人受害,這跟做千萬根短秤沒有區(qū)別?!边@是武漢新洲區(qū)70歲老人江玉珍多年來做秤的心得。江家祖祖輩輩五代人在邾城街做秤已經(jīng)200多年。多年來,江家不為利益誘惑所動,不賺昧心錢,沒有做一桿缺斤少兩的短秤。江家出產(chǎn)的秤被當?shù)厝朔Q為“良心秤”。 (視頻來源:中國網(wǎng)絡電視臺) 1.五代人200多年規(guī)矩:不做“劣秤”“短秤”
挑木材、刨木、制粗胚、打磨、包銅管、定刀口、定星位……在江玉珍手上,一桿秤要經(jīng)過10多道工序、做五六個小時才能完成。作為江家做秤的第五代傳人,70多歲的江玉珍滿頭銀發(fā),面帶笑容,看上去很慈祥。 拼版照片:制秤前打磨秤頭(左上);制作完成后打磨秤桿(右上);制秤的幾種工具(左下);在秤星中填充銅絲(右下)(2014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在菜市場里稱重,賣方說句“這是江家的秤”,買者一般都會放心。遇到稱量偏差,人們往往用江家的秤解決爭端。 2.樸素信念支撐職業(yè)底線:昧良心撈財 遲早要出事
做一桿良心秤不難,難的是幾代人祖祖輩輩堅守。 2014年2月12日,江玉珍整理掛在家中墻上的秤。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為何能不為利益所動? 3.下一代看著上一代:手藝面臨失傳 誠信不會斷代
近日,江家多年來堅持制作“良心秤”的故事經(jīng)過媒體宣傳,被人們所熟知。許多群眾趕到江家,就為了買一把“良心秤”回家。在武漢做證券生意的李先生到江家,將江家12種不同型號的秤都買了一桿用作收藏。李先生說,江家的“良心秤”就是一種道德標桿,買秤回去就是時刻警醒自己“做人、做生意要講良心”。 2014年2月12日,江遠斌在菜市場檢驗自己制作的秤。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江遠斌說,兒子更喜歡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果他不喜歡傳統(tǒng)的東西,不會強迫他學?!? 4.“良心秤”傳人登上道德講堂 “對職業(yè)的敬畏也是一種誠信”
“秤,量的是斤兩,稱的是良心。”2014年3月14日,武漢市新洲區(qū)文明辦道德講堂上,“良心秤”傳人為千名干部職工講述江家堅守誠信、良心制秤的故事。 2月12日,江遠斌的愛人胡錦紅在為秤桿鉆星孔。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 江家姐弟制作“良心秤”的故事,讓來自各行各業(yè)的近千位代表,接受了一次誠信道德洗禮。司法工作者胡曉霞說,社會需要更多的“江家秤”,通過他們的引領,使誠信成為人們的信念。 做了幾代良心秤,江家秤鋪一直沒有招牌。講堂現(xiàn)場,新洲區(qū)委副書記沈濤向江家姐弟贈送了一塊寫著“江正興‘良心秤’鋪 ”的金色招牌,并將它列為新洲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 湖北省文明辦主任胡和平表示,江家秤“稱”的是斤兩,體現(xiàn)的是良心,樹立的是誠信。對職業(yè)的敬畏,也是一種誠信。 道德點評:
“商海無橋信作舟”,江家姐弟的“良心秤”雖小,卻體現(xiàn)出一個人誠信、友善的良好道德。每一桿“良心秤”都是誠信的代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是每個公民正確的道德取向。只要每個人向江家人看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能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
(責任編輯:盧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