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女,蒙古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蒙中医院岐黄学者乌兰工作室主任医师。她艰苦创业,创立正规的蒙医五疗科,带领同事抢救性挖掘、整理并应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氏蒙医火针、温针等,将蒙医适宜技术推广至百余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曾入选国家“岐黄学者”名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筚路蓝缕 艰苦创业
1987年底,25岁的乌兰在工作医院创立蒙医五疗科,使散落在民间的以及个别大学教师掌握的传统疗术在内蒙古自治区级医院重获生机活力,为蒙医五疗从民间到专科再到学科标准化、系统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乌兰带领同事抢救性挖掘、搜集、整理,研究、应用和推广国家非遗占氏蒙医火针、温针、干针、放血、浸疗、熏疗、药浴等。她和同事带教的近千名医生,将安全有效、后遗症少、方便价廉的蒙医火针、温针等适宜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百余所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使患者足不出旗县就可以得到治疗,极大地缓解了患者就医负担。
起初,在没有前辈临床带教的情况下,乌兰只能边学习蒙医著作,边以身试针、以身试药,不顾皮肤上被火针温针扎的青一块紫一块,感受蒙医针刺和温针的针感,进针的深度、达到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脑出血、脑梗塞、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从三十多年前的2张床位发展到遍布全国八个省(区)近一千五百张床位,乌兰创办的五疗科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特色专科及重点学科。连续三轮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五疗临床研究中心、国家重点研究室、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
医德高尚 无私奉献
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同时推动蒙医五疗术的挖掘、应用、传承和创新发展,几十年来,乌兰始终高强度工作,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视患者为亲人的感人事迹感动着患者、激励着同行。
依托现代化医院平台,乌兰坚持临床带教与诊疗服务并重。她带领团队系统挖掘蒙医传统疗法,将五疗理论及正骨、点穴、锤正以及擀背等四十余项非遗技术引入现代医疗体系,让濒临失传的蒙医瑰宝焕发新生。在她的推动下,医院逐步发展为拥有近两千名医护人员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实现蒙医药诊疗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发挥余热 培养人才
近几年,乌兰不遗余力培养人才,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原本每周三个半天的门诊,由于患者太多,改成每周三次,每日出诊一天。为了不使患者等候太久,乌兰常常从上午一直治疗到下午5点左右。有时,由于患者太多,医院已经通知挂号室停号,但乌兰不忍心看到有些重病患者疼痛严重,也不忍心看到不远千里来的外省患者等待,主动加号治疗到深夜。很多同事赞叹,“乌兰教授除了身体好外,一定是强烈的责任感支撑,才能这样长期超负荷的高强度工作”。
以医者仁心弘扬非遗技艺,推动传统疗法标准化、系统化发展。未来,乌兰与其团队成员将进一步拓宽蒙医药传承创新之路,在民族医学现代化征程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