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玲-中国文明网
姓名: 吴军玲
省份: 北京市
时间: 2025.02
发表时间:2025-04-02 来源:国家卫健委宣传司
字体:
打印:

  吴军玲,女,汉族,196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应急总医院护理部主任护师。从事护理行业近四十年,无论在临床一线,还是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她都冲锋在前,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医疗援藏援非、新冠疫情防控等。曾被授予2010年原国家安全生产总局“五型机关”活动先进个人等称号。

  疫情当前 舍我其谁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时,吴军玲主动请缨进入隔离病房,全程参与患者救治。17年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55岁的她再次递交请战书,毅然进驻发热病房。面对院领导对她年龄和体能的担忧,她坚定表示:“我是医护人员,危急时刻必须顶上!”

  在抗疫一线,她身兼数职:严格规范隔离病房布局,手把手培训医护团队操作规范,为隔离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主动承担所有患者的核酸采样和血液检测。面对年轻同事,她总说:“我岁数大,孩子也成年了,感染风险高的环节我来做吧。”新冠疫情期间,从日常院感防控到社区疫苗接种,从支援西藏抗疫到驻守北京方舱,她带领团队科学统筹、精准落实,圆满完成各项抗疫任务。

  应急救援 一马当先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身为国家矿山救护中心副队长的吴军玲积极报名参加原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抗震救灾队到四川抗震救灾。在二十多个日夜里,她和医疗救援队驻扎在废墟旁,冒着余震的危险,救治伤员两万余人。

  2019年3月15日,莫桑比克遭受热带气旋“伊代”袭击,引发严重灾害,中国政府派出救援队开展国际救援。她作为医疗物资管理负责人,既要保障好医疗物资,还要全身防护、冒着35摄氏度的高温到现场开展医疗救援,每次出诊长达七八个小时;晚上又要消杀两万余平方米的工作场所,每天回到营地都是深夜。当队员们心疼她时,她总说:“大家都很辛苦,我年龄大,睡觉少些,不碍事的。”

  志愿服务 守护生命

  吴军玲不仅是专业技术能手,更是心灵和生命的守护者。她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用真诚关爱和专业知识技能去守护每一个生命,把志愿服务融入自己的生命。2008年,作为国际慈善项目“微笑列车”志愿者,她为福利院上百例唇腭裂儿童提供术后专业护理服务;2009年,为国庆60周年庆典群众进行甲流疫苗注射志愿服务;2011年开始,连续3年为西藏三十余名先心病手术患儿提供志愿服务;连续2年入藏为农牧民开展体检志愿服务;持续多年深入北京养老院、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和义诊,用爱心传递温暖等。她经常提醒自己:“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份责任。”

  在长期的志愿工作中,吴军玲发现不论是专业救援队伍还是普通志愿者,都需要具备专业医护技能。为此,她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编写《应急医学救援培训教材》《消防救援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等教材。积极组织参与救援培训,为消防卫勤、蓝天救援队等开展培训累计4996学时、四万余人次,为提升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丰富的临床实践、英勇的救援精神、危难时的挺身而出、平日里的默默奉献,吴军玲四十年如一日,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着一位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