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英-中国文明网
姓名: 李发英
事迹: 烈士遗孀替夫尽孝守护一家老小39载
类别: 湖南省文明办
省份: 湖南
时间: 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发表时间:2023-12-28 来源:湖南省文明办
字体:
打印:

  李发英,女,1960年6月生,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江东村十四组村民。1983年春节,李发英与陶荣华成为结发夫妻。1984年,丈夫陶荣华壮烈牺牲,李发英独自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30余年来,照顾公婆为其送终,抚育儿子看其成家,用拳拳善举、无声大爱温暖和感动着每一个人,曾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等荣誉。

 新婚分别忽闻噩耗 丈夫报国壮烈牺牲

  李发英和陶荣华两人在衡东县南湾乡茶旺村相知相恋,1983年春节前夕,陶荣华和李发英举行了婚礼,新婚才过20天,丈夫部队来了加急电报,催促紧急归队。蜜月还没度完,丈夫带着她一起回到部队。等到李发英从部队回到老家时,已经有了身孕。1983年10月份儿子出生,全家其乐融融欢庆在添子的喜悦之中。

  1984年4月,年仅24岁陶荣华在一场激烈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而此时,妻子寄来装有儿子照片的那封家信,还静静地躺在后方营区的收发室里,等待他开启。

  丈夫牺牲的噩耗传来,李发英感到整个世界都坍塌了,但她心里明白:今后自己必须要坚强,一定要为丈夫撑起这个家。李发英回忆:当时他对我说,你回去要好好照顾爸爸妈妈,有时候他们脾气不太好,你要忍耐一点。我说“好,你放心!”

  遗孀扛起家庭重担 照顾公婆为夫尽孝

  “没有想到那是我们见面的最后一句话,从丈夫牺牲那刻起,我誓言终生不嫁,照顾好公婆,培养好儿子,让丈夫安息。”丈夫陶荣华牺牲时,李发英才23岁。

  没有了顶梁柱,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种水稻、挖竹笋、砍毛竹,再到附近的竹器加工厂当伐竹工人,每天像男人一样扛着粗壮的楠竹翻山越岭来回十几趟。遇到雨天,她一次次滑倒在泥泞的山道上。后来,她又去往株洲打工,在外面省吃俭用,把挣到的每一分钱都带回家里。1999年,李发英用打工攒下的积蓄,在原来的土砖房旁边新盖起了四间大瓦房,让两位老人从破旧低矮的老屋中搬出,住进了新房子。

  李发英的婆婆2002年因不慎跌倒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从此一直卧床不起,生活无法自理,大小便一直都在床上。李发英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老人,喂饭、擦身子,从来不嫌脏不嫌累。平时一日三餐,李发英更是变着花样,她尽量做下饭可口的菜,做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老人们吃好。老人有时莫名发脾气,她也从不放在心上,她说:“老小老小,老人有时就像小孩子发脾气,很正常”。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推着公公婆婆到户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为解除两位老人的寂寞,李发英经常给他们讲讲村里村外发生的事,陪两位老人说说话,逗他们开心,慢慢地她的婆婆也恢复了正常行走。乡亲们都说,遇上好儿媳是二老最大的福分。

  李发英无微不至,照顾公公到其2004年突然患病去世,享年72岁。2020年,李发英的婆婆郭吉桂在91岁高龄时也去世了,临终前,紧紧地拉着李发英的手说:“这么多年,辛苦你了!你是我的女儿……”

 携子祭念英雄父亲 用爱书写孝亲答卷

  1984年,在上前线的前一天夜里,陶荣华给还未出生的儿子取名陶凯。丈夫牺牲后,李发英始终坚守着对陶荣华的感情,独自一人将孩子拉扯大。李发英的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也十分的孝顺,尊长爱幼,他说要以妈妈为榜样,让自我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和睦。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2005年,儿子陶凯结婚成家,次年生子。这也让婆婆郭吉桂在失去儿子22年后,拥有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战争剥夺了生的鲜活,破坏了家的完整,可生命依旧延续,精神永远不死。

  2019年,李发英决定带儿子陶凯去祭拜从未谋面的父亲,母子跋山涉水2000多公里,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陶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在墓碑前,多年的坚强化作泪水……

  爱无价,情永恒。近40载岁月,李发英照顾公婆为其送终,抚育儿子长大成家,用她坚强执着无怨无悔的一生书写了这份孝亲答卷,用无声大爱温暖和感动着身边人。(责任编辑:刘朝灵 刘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