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深圳市馬拉松比賽時隔三年重啟?!耙蛔堑奈拿?,每個人的榮耀,深圳馬拉松加油!”氣氛組手拿橫幅,為選手們加油鼓勁?!凹t馬甲”志愿者在其中奔忙,為參賽者提供貼心及時的幫助。
可以說,“深馬”既是一場全民參與的體育賽事,也是深圳城市文明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現(xiàn)。
科技賦能“智”造文明之城
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是深圳的閃亮旗幟,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因深刻融入城市建設與發(fā)展的各個領域。深圳積極利用這一優(yōu)勢,用科技創(chuàng)新賦能文明城市建設。
近年來,共享單車逐漸成為上班族們經(jīng)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如何亂停亂放等問題?深圳利用北斗高精定位技術,實現(xiàn)了對共享單車的精細化管理。針對行人闖紅燈、開車打手機、不系安全帶等行為,深圳建設多條新型“智慧道路”,進行智能執(zhí)法,全力破解交通管理“頑疾”。
科技力量讓政務服務更智慧、更精準、更便捷。深圳在全國率先推出“秒報”“秒批”智慧政務新模式,現(xiàn)已實現(xiàn)730個事項“秒報”,360個事項“秒批”,253個事項“秒報秒批一體化”。推廣政務服務“免證辦”,打造無實體卡證城市。積極推行政務服務“精準推送”“主動兌現(xiàn)”“免申即享”等,便民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以文運城 增進市民文化福祉
每到金秋時節(jié),“深圳讀書月”便如約而至,為全市居民帶來豐富的文化盛宴,書香潤城,文化成為一座城市的溫潤底色。
在深圳,市民可享受“十分鐘文化圈”,離家不遠有圖書館,在街角設有圖書柜,24小時運營的書吧和各樣新興書店讓閱讀更便捷。
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深圳還設有7座博物館,9座文化館(含分館),54個文化廣場。以文運城,以文塑城,深圳力造“文化之城”,使書香更濃,文風更盛。
近年,深圳扎實推進“數(shù)字文化館”建設,建成“圖書館之城”及“深圳文獻港”服務平臺。搭建“一網(wǎng)統(tǒng)管、一鍵預約”體育場館預約平臺,打造線上文體消費新模式。
志愿者紅 彰顯城市品格
唐治紅是來自深圳市坪山區(qū)龍?zhí)锝值赖囊幻驹刚?,近十年,他身穿紅馬甲,巡河護河,微笑服務,累計志愿時長達9179.9小時。
在深圳,像唐治紅這樣的志愿者們還有很多。他們下沉城市的各個角落,督促垃圾分類、社區(qū)服務、護河巡河,為這座城市的美好努力。截至2022年底,深圳共有注冊志愿者351萬人,全市每5個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為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設,深圳率先在微信等平臺開通線上志愿服務,積極推行“互聯(lián)網(wǎng)+志愿服務”。同時,持續(xù)深化“深圳關愛行動”,深圳推出“步步行善”網(wǎng)絡公益活動,讓市民的行走步數(shù)折算為愛心善款,由愛心企業(yè)認捐出資助力公益項目,活動累計善行里程超5000萬公里。(供稿:廣東文明辦 南方日報)